12月6日,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002176.SZ,以下簡稱“江特電機”)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2月4日與揚州市江都區仙女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基建”)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將全資子公司江蘇九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龍汽車”)100%股權進行轉讓,交易價格為5.13億元,交易預計發生處置損失5.31億元。
而根據公告內容顯示,以2019年7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通過資產基礎法評估九龍汽車100%股權,其凈資產賬面值為13.66億元,評估值為16.19億元,增值率為18.48%,扣減收回的募投資金后,九龍汽車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約為11.5億元。
對于出售九龍汽車的舉措,江特電機方面稱,這是基于公司未來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情況而做出的,未來將發展自身優勢產業,聚焦電機和鋰鹽及其上游產業,退出汽車產業。
對于此事的最新進展,12月1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撥打江特電機董秘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割肉”甩賣遭深交所問詢
天眼查顯示,九龍汽車成立于2007年,位于江蘇省揚州市, 是一家集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范圍涉及汽車制造、汽車銷售、汽車車身及汽車零部件制造等方面。
自2015年起,江特電機先以9.5億元的現金購買了九龍汽車32.62%的股權,隨后再以現金支付的方式取得九龍汽車18.38%股權,最后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獲得九龍汽車余下的49%的股權。據悉,江特電機三步共以29.12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九龍汽車100%股權。
依照業績承諾,2015~2017年,九龍汽車扣非凈利潤不低于2億元、2.5億元和3億元,合計不少于7.5億元。
數據顯示,2015~2017年,九龍汽車在3年業績承諾期內共實現凈利潤總額7.68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102.35%。具體來看,2015年,九龍汽車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55億元,完成率高達177.33%。2016年和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是1.84億元和2.29億元,完成率為73.63%和76.31%。
值得一提的是,九龍汽車2016年收到了12.20億元的國家補助,并仍有8.69億元國補應收賬款(2015、2016兩年合計應得國家補助21.62億元)。
然而,就在“踩線”完成業績承諾之后,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退坡等因素,九龍汽車凈利潤呈虧損之勢。2018年,九龍汽車營收為9.57億元,同比下滑42.79%,凈虧損1.09億元。
進入2019年后,在國內車市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九龍汽車的情況亦未得到改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九龍汽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已虧損1億元。
而在2019年7月3日,江特電機公告稱九龍汽車于7月2日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助資金17668萬元。截至公告日,九龍汽車2019年累計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助資金56606萬元。
彼時江特電機方面稱,上述資金將直接沖減其他應收款項,有利于改善九龍汽車的現金流,對九龍汽車及公司生產經營產生積極的影響。
僅5個月后,江特電機發布公告稱出售九龍汽車100%股權。“九龍汽車近一年及一期出現經營性虧損,預計未來幾年業績較難好轉,對公司現金流造成較大壓力,影響公司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