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的硬件產品可支持5G邊緣計算;第二代毫米波人體安檢儀智能識別更精準;只有0.2毫米的柔性面板可動態曲折;機器人自動打標工作站全方位自動打標……沿著第21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官方推薦的智能制造路線一路走來,深圳智能制造企業的前沿產品和技術盡收眼底。在這些產品的背后,大型企業正在搶占智能制造領域最尖端、最核心的技術。與此同時,智能智造產品和服務正在下沉,幫助中小企業搶占市場先機。
5G+人工智能帶來新機遇
5G產業、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智能制造帶來了新的可能。此前,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英飛拓”)與匯芯通信合作成立了“5G技術研究院”。目前,英飛拓自主研發的產品可支持5G邊緣計算,能夠為智慧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終端硬件。包括5G在內的國際智能制造領域,涌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華星光電、柔宇等在折疊屏的生產制造領域積極探索嘗試。
在TCL旗下華星光電的展位上,“明星產品”是柔性LCD,該產品可實現動態彎折,厚度僅為0.2毫米。作為面板領域和智能制造領域的領跑者,華星光電在折疊屏領域的前進步伐十分堅定。
從上下料到打標,加工自動化、柔性化,實現多方位自動打標,這是大族激光機器人自動打標工作站可以實現的功能。在智能智造的浪潮當中,大族激光將行業經驗與機器人深度融合。
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必毅表示:“未來,賽為智能除了自己在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上努力外,還要發揮平臺的作用,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謀求更快的發展。”
智能制造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今年的高交會和雙11撞期。高交會場館內,深圳市福萊瑞達智能物流系統有限公司(下簡稱“福萊瑞達”)總經理鄭建業帶隊來參展,高交會外,福萊瑞達的工作人員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客戶倉庫,為客戶備貨做好服務工作。
福萊瑞達是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商,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物流設備。此次高交會,他們帶來了自主研發的小黑牛穿梭車。鄭建業介紹:“小黑牛更智能、可靠性更高、性價比更高。”
在智能物流領域,小黑牛是福萊瑞達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搶占市場空間的縮影。深圳也有很多像福萊瑞達這樣的企業,他們在智能制造的各個環節精益求精,攻克制造核心難題,進而協助制造企業向高價值鏈進行延伸。
國奧科技亦不例外。高交會上,該公司最新推出的二自由度直線旋轉電機,只使用一臺電機,就可以產生直線和旋轉兩種不同類型的運動方式。該公司CEO李思陽博士介紹:“這款電機的開發,主要是解決自動化生產設備、激光加工設備等高端領域的核心制造難題。”
據悉,國奧科技的創始團隊來自香港理工大學電力電子研究中心的博士團隊。李思陽表示:“國奧就是要立足先進制造,改變電機設備長期進口的情況,我們要解決核心難題。”
智造技術惠及更多中小企業
“由于受國際貿易環境的影響,企業生存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遵照更好的技術解決方案,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深圳聚特易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聚特易”)董事長溫瑭瑋指出。
危中有機,來自市場上的機遇和挑戰讓智能制造進一步下沉,這一波浪潮正在席卷中小企業。此次高交會,聚特易推出了八爪魚智造Q-MES云系統,是一款適用于廣大中小企業的輕量級MES系統,可以免費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溫瑭瑋透露:“以前談智能制造,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大企業的事情,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參與進來。”
同樣瞄準中小企業的還有云智匯(深圳)高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打造了云端智能制造協同平臺,打通中小企業業務價值鏈的數據流與信息流,實現產、供、銷、服、財一體化協同解決方案。他們的產品將精益化、自動化與數字化充分融合,形成中小企業最優化的解決方案。
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企業實現智能制造之外,更多中小企業加入進來,才能夠推動智能制造從信息化向智能化延伸。溫瑭瑋表示,企業要把生產銷售各個環節都納入到“智能制造”這張網里面去,把每一個企業都真正變成“透明工廠”,才是真正意義的智能制造。
特寫
國際新老朋友的高交會“情緣”
在今年高交會的“一帶一路”展區,奧地利、比利時、阿聯酋、英國、韓國、美國、歐盟等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50個團組參展(含35個“一帶一路”國家)。
國際新朋友與高交會的“情緣”從數據上可見一斑,更見于各國高層的交流,藏于參展個體企業的成長。
新朋友??
首次參展發現更多商業需求
#p#分頁標題#e#在“一帶一路”展區的印度展臺,一個看似普通的可視化對講機,其實是深圳硬件與印度算法的結合。該展臺負責人、EI Networks合伙人馮世龍告訴記者:“我們看好中國市場,2017年在深圳成立了分公司,深圳的硬件供應鏈很完備,硬件方案成熟,我們將軟件算法帶來高交會,再把產品發回印度。”馮世龍介紹,目前EI Networks還與廣州、福州的公司達成了友好合作。
伊朗展團的IOT技術型智能機器人應用于石油、汽車、天然氣等領域;希臘展團的Info Quest科技公司是小米、大疆、聯想等中國公司的經銷商;捷克的玻璃元件制造商展示著技術的頂尖之處……在第21屆高交會的現場,還有更多國際新朋友正在進行他們的高交會首秀。
捷克ECO glass公司CEO Jiri Kocarek說:“技術含量在于對玻璃的再處理。看它們形狀復雜但是我們從沒有拋光過,而是用擠壓技術讓它們成型。這個全內透反射光玻璃應用在車燈、軍事探索、舞臺等領域。”
專注于銀行在線應用程序開發和企業區塊鏈解決方案的伊朗公司Nilin也是首次來到高交會。“來高交會想要認識同行業的競爭者,見識中國不同領域的高科技成果。”Nilin公司CEO Siavash Tafazoli說,在去年6家公司參展的基礎上,伊朗科技部這次帶來了10家初創科技公司。“伊朗有很多公司想來參加高交會,科技部召集我們進行路演選拔,我們這10家公司是從中脫穎而出的。”
同樣尋求落地合作的還有奧地利展區的奧地利研究工作室有限公司負責人Mihai Lupu。他認為,深圳聚集了中國科創領域最優秀的企業,高交會是一個全面的展示平臺,希望來這里將研究所的項目進行落地。
老朋友??
國家高層帶隊尋求合作機會
在波蘭展區,“高新技術集聚發展中心”的字眼分外吸睛,旁邊是6家波蘭企業的中文介紹,涉及人工智能、物聯網、泛家居、大數據、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金融科技等領域。來自巴伐利亞、保加利亞等展館代表聚集于此,正在向這個中心的負責人Arnold Adamczyk請教如何在中國開設企業。
從2017年只有一家VR企業參展,到2018年4家波蘭企業加入,再到今年6家落戶中國的波蘭企業抱團參展,波蘭在高交會舞臺上的“角色”不斷加碼。Arnold向記者介紹,作為第一批在高交會展示的企業負責人,他看到了高交會給波蘭企業帶來的紅利,所以發起這個中心,希望帶更多波蘭企業來到高交會。
在匈牙利展區,一面“魔墻”滾動呈現匈牙利歷史上科技屆杰出人物代表,只要點擊便能出現文字、視頻等解說信息。“這塊互動數字墻寬度大于10米,是一塊能夠實現多人同時互動的LED大屏,美術館和博物館都可以借此吸引到更多觀眾,提高參觀者體驗。”匈牙利的貝肯&羅斯塔公司全球銷售經理Kovács Dani介紹,這家致力于文化數字化和智能博物館建設的企業已在上海建立研發基地,此次來高交會希望能夠在深圳等其他城市尋求更多合作。
“我們希望通過本屆高交會,讓每一位來賓都能留下一些對匈牙利創新政策的過去、現在特別是將來的新印象。”匈牙利創新與科技部部長鮑爾科維奇拉斯洛致辭說。
愛爾蘭商業、企業和創新部國務部長率團出席,展出芯片研發、激光產品、精密儀器等;英國愛丁堡市長顧問、前愛丁堡市政廳企業創新處處長詹姆·加洛威率團帶來了愛丁堡市在機器人、科技融資、智能硬件、影視制作等領域高新技術成果……
2019年5月,深圳和愛丁堡正式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詹姆·加洛威表示,深圳是一座創新驅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代表性城市。近年來,深圳和愛丁堡的交流合作正走向深入,從最初的設計、文化、創意領域,開始逐步向科技、金融、教育、生命健康等領域拓展。
南方日報記者 郭悅 劉越亞 見習記者 王春艷